发布日期:2013-04-21浏览次数:
每个孩子都好比一棵树,是长成笔直的栋梁之材还是曲里拐弯的无用之才,取决于有没有扎根的土壤。家庭教育就是这棵树生长的土壤,学校的教育好比是浇水,没有土壤再浇水,树也不会成材。所以,父母的教育职责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从小就从吃尽米饭、挤干牙膏、节约用水等生活小事上培养孩子的节俭行为,这并不光是为了节约几粒饭、几滴水,而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因为好的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孩子的道德观念不是一天就会生成的,必须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去培养。孩子成绩再好,没有孝心就不会有爱心,没有爱心,走入社会就难以得到别人的关爱。这些小行为中包含着孩子成才的大道理。
人物档案:
雷运姣,1952年4月生,湖南省宁远县人。家庭教育专家。
雷运姣少年辍学,在自主创业和培养儿女的过程中,她刻骨铭心地感受到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遂毅然放弃红火的事业,44岁关了店门走进校门去读初中、高中,2002年参加全国高考,考进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中文系学习。2005年大专毕业,现留校任心理、德育辅导员老师。
读书期间,她有感于当今孩子心理问题和家长素质问题的严重,于是从创办“开心屋”开始,走上了推广母亲教育之路,至今已在全国各地作报告数百场。曾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提名奖、“感动中国的十大优秀母亲”奖、省“十佳道德标兵”、全国“五好家庭”等。2005年被湖南省聘为“母亲教育工程”特邀专家。
儿子周祥春,1991年考入大庆石油学院。1995年考取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现在深圳某公司担任企业高管。女儿周念云,1994年考入零陵师专,毕业后担任中学英语老师,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2003年考取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现为湖南长沙某大学教师。
十年前,她就已经是一位新闻人物了。从一个备受丈夫歧视、没有文化、几度自杀的农村妇女,成为一位事业有成的个体老板;从一位不乏金钱和名声的个体老板,到普通的中学生;从一名白发中学生,到全国知名的母亲教育推动者中的一员,她的每一步都是常人不敢走的,而她却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出来。2012年6月19日,记者见到了这位传奇母亲雷运姣,谈起母亲素质,她告诉记者:“我们不能光做生理上的母亲,要学会做与时俱进的有思想的母亲。”
用自己的言行在孩子心里播种
雷运姣出生时正值“土改”时期,父亲希望在运动中出生的女儿命运好,所以取名“运姣”。在她十岁那年,父亲因医疗事故故去。一年以后母亲再嫁。由于继父的歧视,小运姣12岁被迫辍学……
雷运姣告诉记者:“如果说父亲的去世、学业的中断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大挫折,那么不幸的婚姻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大挫折。”
“文革”中,雷运姣全家下放到农村。她的婚姻是母亲一手包办的,领结婚证时她还不知道男方叫什么名字。1970年3月,18岁的雷运姣不堪忍受继父的冷眼,踏上了这条前途未卜的婚姻之路。
了解丈夫是在婚后。丈夫是在婆婆的溺爱下长大的,婚后对家庭没有一点责任。加之丈夫是当地少有的高中生,当过教师,后又在公社当了广播员,打心底里瞧不起只有小学文化的雷运姣,致使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几年之后一对儿女相继出生,但并没有让丈夫有所改变,这个家庭在争吵不休中艰难地维系着。
倔强的雷运姣不甘心命运的摆布,1981年,她毅然辞掉工作,带着孩子迁到了无亲无友的祁阳县,决定凭借自己的缝纫手艺,打拼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她说:“虽然我知道创业的艰难,但我还是义无反顾地迈出了这一步。其中的原因,除了要在丈夫面前赢得做人的尊严外,还有两个想法:一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条件,让孩子们过得好一些。二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既然自己今生已没有希望再读书,就一定要把自己的儿女送进大学校园。而实现这一梦想,我就必须努力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当时祁阳县的教学质量比宁远县好,对培养孩子有一定的保障。”
到了祁阳县城后,雷运姣开了一家缝纫店,以过硬的技术和诚实守信的服务,不到两个月就站稳了脚跟。就这样,她在县城渐渐有了一些名气。后来还开办了“缝纫培训班”,为社会培训了200多名缝纫技术人员,成了有名的“姣姣师傅”,多次被评为“纳税先进个人”,当年县广播电台播出了她的创业事迹。
创业的同时,雷运姣不忘教育儿女。只有小学文化的她,每年都订阅《父母必读》等杂志,从中学到了许多家教方法。
雷运姣说:“虽然我希望儿女都能上大学,但我并不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只会读书的人。我希望孩子的素质越全面越好。”
她深谙身教胜过言教的道理,所以,自己先为孩子们树立起一个孝敬老人、诚实做人、勤劳持家的榜样,她无论是下放农村,还是返城开店,都无偿地帮助那些孤寡老人,让助人的美德通过自己的言行播种在孩子的心里。
“从小就从吃尽米饭、挤干牙膏、节约用水等生活小事上培养孩子的节俭行为,这并不光是为了节约几粒饭、几桶水,而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因为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生。我从不打牌,也不打麻将,每天都挤出时间给孩子讲故事、猜谜语,陪他们看书,教他们画画,让孩子从读书中得到快乐,培养他们读书的兴趣,并养成学习的习惯。”
对孩子要“智爱”不要溺爱
“幼时偷针,大了偷金”的故事始终在警示着雷运姣,所以她坚持从生活小事上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
雷运姣说:“有一次我买了一个西瓜,刚好外甥女来我家,3个孩子把西瓜切开来吃,一时嘴馋,忍不住把西瓜都吃完了,没给长辈留一点儿。我回家后要他们写检讨,跪洗衣板接受惩罚。妹妹心疼她女儿,认为一个西瓜吃完就吃完了,为什么要上纲上线、小题大做来责罚孩子呢?我却认为做人要从小事看本质,孩子的道德观念不是一天就会生成的,必须由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去培养。孩子成绩再好,没有孝心就不会有爱心,没有爱心,走入社会就难以得到别人的关爱。这些小行为中包含着孩子成才的大道理。”
在学习上,雷运姣从不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只要求他们能健康成长。孩子考试没有考好她从不责骂,而是呵护他们的自尊心,并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失败。孩子丢了东西、打碎饭碗等小错误,只要他们诚实地讲出原因,妈妈就不会责骂;而一旦孩子讲了谎话,雷运姣就要严加惩罚。“因为我认为孩子说谎话是会害他们一生的。”雷运姣说。
为了鼓励孩子进步,她制定了3条奖罚制度:遵守校纪班规,尊敬老师;在家、在校都热爱劳动;学习成绩进入班级前十名,就由妈妈指定地点带他们旅游,进入前三名就由孩子们自选全国的旅游景点。
雷运姣不想让孩子死读书而成为“高分低能”的人,因为生活中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从小培养和锻炼。她非常重视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在教他们做家务事的同时,又让孩子的思想得到放松,自理能力得到加强,更为他们打下今后家庭生活的基础。“我衷心希望儿女的家庭幸福超过我,因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并非所有的人都成为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大科学家,而所有的人都要成为丈夫和妈妈。”
值得欣慰的是,一双儿女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91年,儿子考上了大学,本科毕业后又考上了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女儿也于1994年考上大学,后来又考上了广西师范大学读研究生。
关店求学 以难能勇气影响子女
“儿女都考上大学,我为教育儿女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为自己的事业成功而自豪,我觉得自己可以算一个值得儿女骄傲的母亲了。没想到儿子的日记彻底击碎了我的想法。”雷运姣说。
在整理房间时,雷运姣无意间发现儿子的日记本。儿子先是赞扬妈妈吃苦耐劳、勤俭持家,说没有妈妈的辛苦,家里不会建起四层楼房。他和妹妹也不可能每年都到外面去旅游。可他笔锋一转,写妈妈文化不多,性子急躁,与爸爸吵架时尖喊鬼叫。又说妈妈开店带学徒,养成了高高在上的土皇帝性格,只是用命令式的口气,母子之间没有平等的思想,并形象地描写他内心的孤独:像茫茫原野中走着的一只孤独的狼……
“看完日记后,我被震撼了,我失声痛哭。本来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母亲,没想到在儿子的心中还是不合格。哭过之后,我认真思考,儿女的知识一天天增多,那今后两代人的代沟不是越来越深吗?
儿子的日记,使我心中的求学梦复苏。1996年,我在桂林帮妹妹打官司,因为文化低,没能充分理解合同内容而受到奇耻大辱,事后,我毅然关了店门,决定走进校门去读书。”1998年9月1日,44岁的雷运姣鼓足勇气,来到祁阳县浯溪三中走进校长的办公室。当她一脸郑重地说出“我来读书”这几个字时,校长以为她是讲笑话。当雷运姣把看到儿子日记的心情和在桂林打官司所受的耻辱讲给他听,说她一定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时,校长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动情地说:“雷师傅,我支持你的选择,从今天起你就
志和教育特训机构,中国青少年高端成长教育者!创办于2008年,致力于孩子叛逆、孩子网瘾、孩子厌学、孩子早恋、孩子孤僻、孩子不良交际、孩子奢侈消费等特殊青少年教育,系引进台湾代币制教育模式机构,远程监控的办学机构,党政主流媒体深度报道的机构。办学至今,共教育转化特殊青少年3000多名,成功率98%。高端的教育,高端的服务,有保障的效果,就选志和教育特训机构。